新闻资讯

企业新闻

返回上一级
新华角度:与国家最高科技奖取得者徐光宪“面对面”

时间: 2024-02-04 19:10:26 |   作者: 企业新闻

  作为化学家,他的科研效果使我国从稀土资源大国变成出产运用大国,所引发的“我国冲击”成功改写了国际稀土工业格式;

  作为教育家,他编撰的重要教材抚育了我国几代化学作业者,仅在北大作业的学生中就出现了3名院士、3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他,便是我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徐光宪。知道的人,都叫他“徐先生”。

  9日上午,万众瞩目下,徐先生从的手中接过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证书。

  由于要见记者,先生特别穿上新皮鞋,打上领带,早早来到会议室。先生身边的人说,他是为了表达对晚他好几辈的记者的尊重。

  一头银发,一架金丝眼镜,一张略显消瘦的脸庞。白叟安安静静地坐着,沉稳得像一座山。记者把录音笔话筒别在他的衣领上,先生很合作地侧过身子;有人给他照相,期望他抬昂首,先生就一向抬着头,目光好像在问:这样行吗?他还略带抱歉地提示记者,自己听力不太好,发问时声响最好大一些,并再三为自己浓浓的绍兴口音表示抱歉。

  承受采访前,先生和记者一同看校园为他获奖拍的短片。他凝视着荧屏,听着赞扬的话,神态里流露出显着的不安。

  “北大有许多优异的学生,我获奖的作业都是我的学生和研讨团队完结的,我仅仅这个团体的代表。”他说。

  “我一生在科研上三次转向,在四个方向上展开研讨。在这四个方向上,我的学生已大大超越了我。我比不上他们。这是诚心诚意的话。”

  先生如数家珍:他的学生黎乐民院士在量子化学范畴,黄春辉院士在稀土配位化学和光电功用资料方面,高松院士在分子磁体方面,长江学者严纯华在重稀土萃取方面……“都做出了十分好的效果,大大超越了我。”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生超越先生,我特别快乐。”徐先生真诚地说,“这不是谦善,是实实在在的话。”

  “曾经获奖的,拿袁隆平来说吧,我就比不上。他不光处理了我国的粮食问题,对国际粮食问题也有很大奉献。”

  “1991年,国家颁发钱学森国家出色奉献科学家荣誉称号。钱先生是巨大的科学家,美国也把他评为20世纪的国际大科学家。”

  兵连祸接,家道中落,16岁的徐光宪为提前作业养家,上学挑选了杭州高档工业职业校园;抗战迸发,杭州沦亡,校园闭幕,他转至设在寺庙里的宁波高工持续肄业之路;盘缠上圈套,身无分文,他只身来到上海,晚上做家教营生,白日到大学听课。为了省钱,他最终考取了膏火最廉价、还有奖学金的国立交通大学。

  大学毕业一年后,他借钱自费到美国华盛顿大学读研讨生,但钱很快用完了。为了奖学金,他“破釜沉舟”,以两门功课满分的效果考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修量子化学。

  1951年回国教学、从事科研后,为了国家和校园需求,先生三次改动研讨方向;在“文革”被关过,放过牛,种过田,烧过锅炉。次次从头开端,次次都有建树。

  作为科学家,他怎样从困难走向成功?作为教育家,他又怎样带出了一批出色的学生?先生没有直接答复,而是微笑着讲起了他小时候的“傻事儿”。

  “小时候,我猎奇成癖,爱发问题。”先生笑着回想道,“我常问大人: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头上有多少根头发?大人不答复我,说我提傻问题。”

  许多人的猎奇心就像流星相同,但幼年的徐光宪没抛弃。“我不死心,仍然记取这些傻问题,总期望有一天把它搞清楚。”

  “为了找到答案,除了查书,我还在哥哥协助下,用两块透镜和纸筒做了一个望远镜。”

  “后来,我总算知道了答案。天上有多少星星?银河系有1000亿颗像太阳相同的恒星,整个可见世界,大约有100亿个像银河系那样的星系;头发有多少根?大约黄种人12万根,碧眼儿10万根,黑种人14万根……”

  “现在,咱们中小学讲堂不鼓舞学生发问。”现在社会上应试教育倾向仍然显着,先生特别期望我国的每间教室都能出现这样一种生气勃勃的现象,“教师要鼓舞学生发问,建立年轻人的猎奇心。教师不是全能的,不一定要答复出学生的每个问题。答复不出来,就厚道告知学生。”

  提到这儿,口气一向平缓的先生激动起来:“小孩子猎奇心很重,不光不能限制,还要鼓舞。许多人搞科研,搞立异,动力便是猎奇心。”

  “教师与学生是相等的联系。学生不是什么都要听教师的,教师也能从学生身上学到许多东西。”作为执教58年的化学教育家,先生的师生观竟是如此灵通……

  “我国科技开展,年轻人有职责,老年人也有职责。取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吴文俊先生,在年岁很大时才开端搞机器证明……”

  攀谈中,先生不时自动挑起许多“时新”论题。他的学生严纯华说,先生是他们那一代老教授里第一批学会运用电脑的。现在,先生每天要花很多时刻上网,了解各种信息,并常常把有用的东西“打包”转发给我们。

  许多科学大师在音乐、艺术方面颇有造就,先生坦承自己不明白。“音乐和艺术需求天才,我没有这方面的细胞。”让人意外的是,先生自称是个不折不扣的“金庸迷”。“晚饭后,我常常看金庸的武侠小说,感到倦了,放下就睡。”白叟说自己还爱看“三国”“红楼”。

  围棋是先生坚持时刻最长的业余爱好,但年岁大了,精力吃不消,就自己抛弃了。拿得起,更放得下——先生对围棋如此,对日子中的不幸和磨难也是如此。

  “文革”中,先生被当作“间谍”关了好几个月,出来后还被人监督。但他像什么事都没产生,一门心思扑在科研上,从不对人讲自己的遭受。

  同窗共读,同年回国,一起中选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学部委员,一起取得国家天然科学奖……先生和妻子高小霞“十同”的故事在高教科技界传为美谈。令人怜惜的是,1998年,妻子患病,不幸逝世。

  巨大沉痛中,先生很快瘦了下去。但为了妻子的遗愿,为了宠爱的科学事业,先生逐渐康复了与学生的学术讨论,并尽力调理好自己的状况。

  几个月后,先生回到了科研第一线,虽高龄而不辍。先生说:“我有稀土情结,永久解不开……”

  取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先生能够分配一笔高达500万元的巨额奖金,其间50万元归个人所得,别的450万元可由他用作自主选题的科研经费。

  “我自己的钱现已够花了。”先生十分认真地说,“我得的奖是团体的作业效果。我现已跟我们说好了,包含那50万元在内,悉数都拿出来。几个研讨团队要好好商量,怎样分配运用这一些经费。经费要以稀土为主,要悉数放在几个课题组和国家重点实验室……”

  1960年,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先生把编写《物质结构》一书得到的5000多元在其时可谓“巨额”的稿酬悉数捐给工会,用于补助困难教职工,还再三恳求工会“不要张扬”。

  20年前,他的一位学生因孩子脑瘫而陷入困境,先生按月用稿酬接济这位学生。大年初一清晨,又摸黑把亲手烹好的烧鸡、八宝饭送到学生的宿舍。提起此事,先生口气中满是惋惜:“我无法帮他更多……”

  2005年,先生取得何梁何利科学技术成就奖,得到百万港元奖金。他毫不犹豫地拿这笔钱建立“霞光奖学金”,专门奖赏那些热爱祖国、尽力学习又家境贫困本科生……

  现在,先生年近九旬。年寿越高,他对功利看得越淡;看透了许多,他具有了更多。

电话
消息
二维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