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工业纸管

返回上一级
探寻浏阳烟花的“出圈密码”华科大学子赴浏阳开展暑期实践

时间: 2024-03-12 19:59:17 |   作者: 工业纸管

  其实这并非浏阳烟花的第一次“出圈”。“湘省爆竹之制造,始于唐,盛于宋,发源于浏阳也。”烟花,作为浏阳最靓丽的一张名片,既助推浏阳的经济蓬勃增长,也为乡村振兴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安全和环保的压力下,浏阳烟花如何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它是如何助力乡村振兴的?今年7月底、8月初,华中科技大学“浏光溢彩”暑期社会实践队奔赴“中国花炮之乡”浏阳,在大瑶镇、官渡镇、城区等地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试图探寻浏阳烟花的“出圈密码”。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电信学院的6名大学生,第一站来到位于大瑶镇的中南烟花集团生产基地,近距离参观烟花的生产车间。

  在流水线上,值班工人对大家说,传统的浏阳花炮技艺,有十多道流程、数十道工序,如扯筒子、筑底泥、装硝、插引等,鞭炮与烟花生产工序不完全相同。以前,全部工序都是由工人手工完成,现在慢慢实现了机械化。通过参观,同学们了解了烟花生产的不易,也感受到了科学技术创新对产业的助推作用。

  从一张废纸、一撮火药,到最后绽开在夜空中的绚丽焰火,烟花的生产远不止大家在花炮生产线上看到的那么简单。实践队成员还去了造纸厂、印刷厂、包装厂,以及负责卷纸筒的家庭作坊,当地考验查证了一发烟花到底是怎么造出来的。其中一个滚火药的小桶子给队员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起初同学们都以为是设备没有升级,只能用一个小桶子来制作表现效果的“亮珠”,但后来工人解释,这样做是出于安全考虑,如果桶子太大,爆炸的可能性就会变得更高。

  8月正值花炮生产厂商高温停产假,虽然没看到生产线实际运转,但同学们也得以进入生产线内部观摩,看到整个流水线的安全防护和对危险事故的应对措施都是非常完善的。

  “一个只允许单人作业的筑药车间,如果有其他人接近,系统就会自动报警。5分钟之内,车间主任必须前往处理,否则就会依次通知安全厂长、企业负责人,直至应急部门。”大瑶镇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该镇拥有完备的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这中间还包括智能人体静电管控、温湿度和粉尘浓度的监测、涉药机械状态监测等识别和报警功能,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隐患。

  走访中,实践队成员了解到,近年来,浏阳依照国家、省、长沙市部署要求,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全力推动浏阳烟花爆竹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如今,浏阳花炮生产厂商已从高峰时期的1000多家,控制优化为400多家。2022年,浏阳全市花炮产业集群实现总产值301.5亿元,占全国内销比重超50%,出口比重更是超过60%。

  为掌握浏阳花炮出口相关信息,实践队还拜访了当地外贸企业负责人刘志轩,仔细地了解了花炮出口品类、市场、流程等。据介绍,浏阳烟花爆竹产品出口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和欧洲市场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目前,海外市场复苏向好。

  “要使农村的生活奔向现代化,越走越有奔头。”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宏伟蓝图时,也对全方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总体部署,明白准确地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烟花,作为实打实的富民产业,为浏阳的发展注入了无限活力。

  实践队前往大瑶镇汇丰村与官渡镇田郊村,进一步探索当地的发展状况,能够明显感受到烟花产业给村庄和村民们带来的收益。

  在有“大瑶新城后花园”之称的汇丰村,稻田青青,屋舍俨然,南川河的支流三元河面貌焕然一新——河道两侧砌了生态护坡,河水漫过小型鱼鳞坝、叠水坝,别有意趣;两岸风光带绿树成荫,走在干净整洁的步道上,田园风光尽收眼中。

  汇丰村村干部在接受实践队采访时表示,村里大部分村民都在烟花全产业链中找到了致富门路。手里有了钱,生活环境慢慢的变好,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年轻人才会愿意留下来,乡村发展才可持续。

  官渡镇田郊村有一位李姓村民,两年前不幸丧偶,一个人带着七八岁的孩子,生活过得很难。后来村委会帮他找了一个烟花厂的工作,有了稳定的工作,这对父女的生活也慢慢好了起来。“我们这里的人大多数都是做烟花的,工作较为稳定,我也再不会为了生活而发愁,烟花产业的发展确实为我们普通老百姓带来了很多好处。”李先生看着在一旁玩耍的女儿,脸上露出欣慰与温暖的笑容。

  浏阳市鞭炮烟花产业发展中心负责的人介绍,浏阳非流动人口约149万,其中有30万人从事花炮行业,可以说,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吃“花炮饭”的。大瑶镇政府给出了更为具体的数据,该镇花炮从业人员4.5万,每年发放社会工资接近30亿元。作为富民产业,花炮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功不可没——2022年,大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5万元,远超湖南、长沙的平均水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花炮起源的最初动因,可能是为了驱邪。而今天,如何讲好烟花故事,以文化赋能打造烟花文旅IP,成为浏阳烟花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大瑶集镇李畋广场对面,建有一座中国花炮文化博物馆。它是中国首家乡村花炮博物馆,收藏有明清时期的花炮印刷版、手推车等实物100多件,记载着浏阳花炮1400多年的发展历史,展示了花炮自诞生以来漫长而复杂、辉煌而壮丽的历程。实践队成员们看后纷纷感叹浏阳的烟花历史源远流长。

  7月29日晚上,在第96个建军节来临前夕,浏阳在天空剧院举行庆“八一”焰火晚会,“浏光溢彩”暑期社会实践队幸运地受邀观看,现场感受了“一河诗画 满城烟花”的魅力。

  原来,这也是浏阳今年开始举办的“相约浏阳河、周末看焰火”活动之一,为文旅发展引流、为城市形象聚力,吸引了大量游客,推动了夜间经济和文旅消费的繁荣。

  次日,实践队前往天空剧院运营商——花火剧团参观。曾与张艺谋等大腕合作过的“焰火导演”黄成介绍,该剧团致力于将烟花与浏阳文化相结合,打造出“焰遇”主题烟花产品,以创意烟花、数字烟花为媒介,以城市/景区文化内涵为载体,融合声、光、电、影、焰等多种元素。

  如果说,焰火晚会为观众呈现的是令人震撼的宏大场景,那么“加特林”“水母”等城市网红烟花产品则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了令人难忘的个体体验。

  2023年春节,“加特林”烟花一支难求。实践队在大瑶镇的星视界公司做了参观调研,该公司去年卖出了50万箱“加特林”,销量全行业第一。在这里,实践队成员了解到“加特林”从研发到爆红的过程,也理解了创新、科技对于传统花炮产业的赋能加持意义。

  曾几何时,有人说烟花是夕阳行业,但实践队在浏阳几天的参观调研中逐渐明确: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确保更安全、更环保的前提下,烟花的生命力是超强的,一定会传承到下一个千年!

电话
消息
二维码
分享